德時代首席科學家 鋰礦供給足夠漲價為炒作
“目前我們的鋰資源主要依賴海外,今年終端需求突漲的背景下,投機行為導致價格上漲“,在6月16日召開的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云上宜賓”高端對話活動上,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如是說。
會上提到,汽車電動化是碳中和的必修之路,其中動力電池的發展是競爭焦點。
公開資料顯示,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維持高速增長態勢下,鋰的需求加劇,尤其在2021年開始,鋰資源供應出現了巨大缺口。
有研報表明,2021年,全球合計鋰資源供給約36.7萬噸LCE,同年,全球LCE總需求高達52.6萬噸,供需缺口高達15.9萬噸。
2022年,預計LCE總供給達到60.2萬噸,但總需求則相應上升到64.1萬噸,缺口仍高達3.9萬噸。預計到2025年,LCE的供需缺口依舊有1.9萬噸缺口。
行業觀點認為,鋰資源一直到2023年都將處于緊平衡狀態。
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碳酸鋰漲價幅度超430%。2022年,碳酸鋰價格從年初的28萬/噸最高漲至超50萬/元噸,三個月內翻近一倍。
不過,吳凱表示,從分析數據來看,全球鋰資源的總量是夠的,漲價很大一部分有炒作的成分。需注意到,鋰資源在中國的儲量不算少,中國西部地區的鋰礦比較豐富,我們要增加鋰礦的勘探開采,這對中國西部地區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對中國的新能源事業來說也是一個“定心丸“。
中創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鄭翔表示,該公司于2021年起在西部布局動力電池業務,目前動力電池的生產基地已在成都落地,同時在眉山也布局了10萬噸級的生產基地。此外,其今年又進一步加碼在眉山生產基地的投資。該公司對下游客戶以及未來的市場拓展方面能夠起到的作用充滿信心,并希望在新能源開發的過程中承擔更多責任,帶動地區發展。
此外,容百科技董事長白厚善表示,對供應鏈保持樂觀,預測鎳價價格會迅速下降,從2萬美元/噸降至1.5萬美元/噸以下。